上海建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两会”精神专题集体备课会成功举行

发布者:韩博文发布时间:2025-03-24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师生用全国两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开展全国“两会”精神解读集体备课会。2025318日,上海建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两会”精神专题集体备课会在腾讯会议平台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蒋成凤老师主持,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朱漪教授和徐健夫博士作为主讲嘉宾,旨在深入解读全国两会精神,精心筹备形势与政策课程,确保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与信心。

会议伊始,蒋成凤老师强调了本次备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打造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她指出,全国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作为思政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读懂中国智慧,坚定“四个自信”。

朱漪教授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新词解读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两会精神。详细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数据和政策方向,解读了新词背后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朱教授建议老师们在讲课时既要全面讲解,又要突出热点,引导学生既关注国家发展大事,更深入理解政策背后的治理逻辑,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徐健夫博士则聚焦于2025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详细阐述了扩大内需与提振消费、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民营企业执法专项行动、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等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及现实意义。徐博士深入分析了政策背后的逻辑,如宏观调控的惠民本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等,建议老师们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政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

蒋成凤老师在总结中对朱漪教授和徐健夫博士的精彩主讲表示感谢,再次强调了两会精神解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各位老师在后续教学中结合两位老师的课件,做到两会精神宣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架起理论连接现实的桥梁。通过理论宣讲、案例剖析与互动答疑相结合的方式,为我校学生送上“精神大餐”与“成长锦囊”。

最后,蒋成凤老师针对近期专业评估材料整理要求,做出提示,要求老师们做好课程准备与形势与政策课程材料审查,提醒授课老师在新课件首页标明课程名称,特别是承担2025级新生两会专题课程的老师。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材料正在审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老教师们配合整改

本次备课会的成功举行,为上海建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