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如何把“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到思政课的具体教学中,是摆在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兰老师认为,要将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材、进入课堂与实践环节,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用青年学生听得懂的语言,以更易理解、更好把握的方式诠释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同时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找到二十大精神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点,让课堂教学润物无声却行之有效。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二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李兰老师在和同学们讲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候,详细分析了党二十大报告中从原来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马克思主义行”的后面加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并将过去十年的三件大事与之结合,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刻阐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揭示了“能”、“行”、“好”的内在逻辑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必然,让同学们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及时地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最新理念;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教学环节中,李兰老师和同学们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论断进行深入讨论、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提升了同学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列入大会主题,阐释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内在要求,回应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重大问题,是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精神领航。在“弘扬中国精神”这一教学章节中,在李兰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疫精神”“工匠精神”等进行深入研究并上台讲解,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让《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