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2022年6月8日上午,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第二轮“大思政课”建设在线教学优秀成果展示,促进思政大课堂与历史紧密结合、与现实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引导青年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特殊功能。
本次公开课的主讲教师是朱漪教授,讲授的课程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四章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朱漪教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红歌”为教育载体渲染爱党爱国氛围,结合上海建桥学院“雷锋精神”思政育人特色与上海的抗疫实践,基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们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这一课堂重难点,为师生提供了一堂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艳华主持了此次公开课。上海建桥学院党委副书记夏雨、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思政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学利教授、上海中学东校思政课教师代表、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以及我校教务处、督导办、关工委、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的领导、教师50余人参与了线上观摩。
朱漪教授以师生同唱红歌《领航》为课堂导入,课堂设计贯穿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和典型人物案例,通过一百多年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怒吼吧!黄河》、《唱支山歌给党听》、《不忘初心》等红色歌曲,带领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朱教授紧扣社会热点、解答学生困惑,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注重在“大思政课”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学理分析环节,通过历史对比、层层深入、富有感染力的精彩讲授,以逻辑缜密的论述和洪亮的语言展现出强大的人格魅力,为课堂渲染了浓厚的爱党爱国氛围。本次公开课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抗疫实践积极踊跃发言,始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青春奋斗底色,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青年学生强化“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刻理解“两个必然”的重要意义,而且让聆听的教师们受益颇多。由上海建桥学院教育学院声乐教师谢丹萍和卞浩联袂演唱《不忘初心》,充分体现了专业课教师参与大思政课和红歌教学特色,增添了情感育人温度。
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思政课”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学利教授对此次思政公开课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朱漪教授的课堂,不仅做到了思想性与理论性相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而且以音乐情境共鸣,善于调动历史资源,善于运用上海抗疫实践的鲜活案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党的领导,从而实现了课堂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王学利教授对上海建桥学院积极推进临港片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表示高度赞许、对学校大力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予以充分肯定。
上海中学东校思政课教师长孙大盟以“最新”、“最真”、“最美”、“最实”来评价朱漪教授的课堂,他指出,朱教授的本节课把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课堂,以饱满振奋的激情感染学生,引发了师生间的同频共振,同时学生们的发言质量也充分展现出建桥学子的高素质。
上海建桥学院党委副书记夏雨,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效上对本次公开课予以充分肯定。夏书记指出:本次公开课在形式上令人耳目一新,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的优势,教学环节的设计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在内容上有声有色,用鲜活的案例阐述大道理,逻辑顺畅、案例选择恰当、内涵丰富,讲述很有说服力;在效果上,本次公开课通过历史对比,紧扣学院实际、紧贴青年生活,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达到了价值引领和启智润心的效果。
老教师的公开课给了青年教师很大的启迪与鼓舞。马院青年教师楚盛男这样评价:“听了朱教授的课让我很感动,为朱教授的精神与追求而感动。这堂公开课很好发挥了网络课在信息共享和师生交流方面的优势。学生发言很积极,很到位,朱教授引导很自然。从教学过程、课件、素材选取到问题设计,朱教授都做了精心设计,充分发挥了自身的音乐优势,整个课堂内容充实,形式多彩,气氛活跃,交流充分,是一堂精彩的线上公开课!我们青年教师一定要向老教师多学习,尽快成长起来。”
学生代表王坤表示,每次上课都能从朱教授的课堂中收获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深刻体会到要将青春的“奋斗”底色自觉融入到学业学习过程和理想追求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艳华作总结点评指出,朱漪教授本次公开课体现了我院大思政课建设的最新成果,获得了积极的探索成效。下一步,学院将把进一步将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作为立德树人的压舱石,把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作为立德树人的试金石,切实做好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