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大纲

发布者:李兰发布时间:2012-03-21浏览次数:109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Ze-dongsViewsAndSystematicTheory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0011102】

课程学分:【6分】

面向专业:【本科所有专业】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必修课】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部】

使用教材:

主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3版】

辅助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魏晓文杨惠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B00121031,3学分;

后续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00111013,3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00121025,3学分;

二、课程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理论精髓。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学生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真正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的科学道理。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选课建议

本课程性质为通识教育必修课,适合所有专业的年级学生。

四、课程基本要求

“概论”课教学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概论”课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二大理论成果。“概论”课教学要围绕主题和主线,力求达到以下几个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第一,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基本经验,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重要意义。第二,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二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三,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五、课程内容

第一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有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

重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过程,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重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难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第三章:主要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国情,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纲领,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基本经验、理论的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懂得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重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章:主要阐述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重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难点:为什么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举国的第一要务?

第六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我国面临的最大国情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这一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长期性,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长期性。

难点: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第七章:分析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重点:“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难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中国的离不开世界。

第八章: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通过学习,应当帮助学生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选择的历史过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内容,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了解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具体举措。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如何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九章:主要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的有关问题,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法治的联系和本质区别。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解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理解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和法治国家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重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难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主要阐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指导方针,解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阐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政策。

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第十一章:主要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介绍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介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

重点: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可能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难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举措。

第十二章:主要介绍“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通过学习,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一国两制”构想对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意义;了解我党和人民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把握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的重要历史过程;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推动作用;了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学习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新形势下的坚持和发展。

重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难点: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十三章:主要介绍当今时代的主题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重点: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难点: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十四章: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坚定地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必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帮助学生认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没有广大群众的充分发动、参与和创造性的实践,任何社会变革都不会取得成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群众观点,掌握群众路线,把自己融入广大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重点: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难点: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第十五章:主要阐述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以及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重点: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难点: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六、社会实践:

实践教学安排每学期32学时。

序号 教师推行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 课时安排 备注
1 演讲: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4  
2 一周时事点评 4  
3 我是小老师,请学生就课本中的某一主题进行讲解 4  
4 课外社会实践动员,指导学生如何制定实践方案 2  
5 指导学生如何推进社会实践,有条件的老师可带领个别小进行组实地调查 8  
6 批改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和调查心得,并进行点评 4  
7 评选优秀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并请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2  
8 编撰《优秀学生社会实践作品集》 4  

七、能力实现矩阵

序号 能力目标 相关章节 主要实现手段

 

(知识点和教学环节)

1 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特征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各章节 通过各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通过教师讲解尤其是通过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社会实践等教学方法的运用给学生布置发散性的作业题目来培养。
2 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能力,即提高学生良好地应对社会事务,适应他人、社会的能力。该能力包括公民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影响力、情感与心理调控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测量等。 教材各章节 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法和社会实践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这一环节让学生结成团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或让学生走进敬老院、特殊教育学院、民工子弟学校等机构做志愿者,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以及回报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情景设置等方式提高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进行理论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和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材各章节 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论题激发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在与其他同学脑力激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理论思维能力。
4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和口头两个部分) 教材各章节 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是小老师、演讲、设置发散性题目的作业等方式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进度:

本进度表仅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另有安排,参见本大纲第六点。本课程课堂教学时数为64学时,周学时4学时。

序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课 讨论课 课程设计

 

(大作业)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2 12    
2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 4   第一次作业
3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2    
4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 2    
5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6 6    
6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 6   第二次作业
7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6 6    
8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0 10   第三次作业
9 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4 4    
10 学生社会实践展示 2 2   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11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2    
12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2    
13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 2    
14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 2    
15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2 2    

九、作业

作业分为课堂随机作业和课后大作业两部分。课堂随机作业指教师在案例教学时所提出的问题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课堂上作答,每一学期大约3次。课后大作业指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链接在课程网站上的特定案例分析题,并在网上作答或在作业本上作答。

十、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

成绩评定:1、平时分数、期末分数各占总成绩的比例为50%和50%。

2、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占平时分数的40%,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共占平时分数的60%。

3、三次大作业的成绩占平时分数的20%;课堂表现的成绩占20%,主要通过课堂上回答问题以及课堂随机作业的表现来评定;出勤情况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酌情加分或减分,占平时成绩的2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