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大纲

发布者:李兰发布时间:2012-03-21浏览次数:1163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B0011101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

中文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面向对象

全院本科生

开课单位

基础部社科教研室

总学时

48

学分

3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后续课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是从整体上来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求学生要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四、课程内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三节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

难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物质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本质和辩证本性;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难点: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趔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高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真理和价值

第三节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的本质;真理的检验标准;真理和价值

难点:认识的本质;真理观;价值判断及其标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学性和能力。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作用

难点: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历史选择性之间的关系;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在当代的表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难点:价值量;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难点:从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教学目的: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2、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中发展和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在对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难点: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

章节名称

学时

备注

1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4

 

2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8

 

3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

 

4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6

 

5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

8

 

6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6

 

7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

 

8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

 

9

复习

2

 

10

合计

48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课程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主要参考资料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异化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4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七、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非期末考试课,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成绩构成为: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