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发布者:李兰发布时间:2012-03-21浏览次数:137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ThoughtMoralsAccomplishmentandBasicLaw

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00121031

课程学分:3学分

面向专业:全校各专业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必修课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部

使用教材:主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版),教育部统编教材,罗国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8月。

辅助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教育部统编教材,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8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辅导读本》教育部统编教学参考资料,许汝罗、王永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8月。

参考教材【同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教育部统编教学参考资料,刘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8月。

先修课程:

并修课程:

后续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00111013,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B00111022,6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00121025,3学分

课程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得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选课建议

本课程适合在大学专科、本科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基本要求

1、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实用性,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法律观。

2、本课程要注重理论性和知识性,坚持理论灌输的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知法、守法的水平,本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强调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

3、本课程还需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将课堂学习和讨论学习结合,充分利用讨论的形式提高同学的参与度,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延伸和深化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

4、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和内容进行,不能上成班会课。

课程内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新特点,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律,自觉培养优良学风;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目标;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重点与难点】

1.大学生活基本特点;培养优良的学风

2.大学生身负的历史使命。

3.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主要内容】

1.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程的主要内容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程课的方法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4.适应人生新阶段

5.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6.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章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现实。

【重点与难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主要内容】

1.人生需要理想信念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理想信念与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践履爱国主义行为,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重点与难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2.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

【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4.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做忠诚的爱国者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目的要求】

深刻认识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科学地理解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人生观;了解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端正人生态度;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各方面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和处境。

【重点与难点】

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2.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

【主要内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目的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信

【主要内容】

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2.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3.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

4.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目的要求】

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正确认识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正确把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规范,遵守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公共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内容,努力做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模范。

【重点与难点】

1.社会公德要求

2.在公共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法律规范

【主要内容】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目的要求】

了解职业生活的本质内涵,把握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主要法律的基本要求,努力培养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创业观,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摆正爱情在人生发展中的位置,认识婚姻与家庭的关系,自觉遵守婚姻家庭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要求。

【重点与难点】

1.职业道德要求

2.家庭美德要求

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主要内容】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2.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实践教学内容与安排(课余时间完成)

大学生爱情观调查研究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目的要求】

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况,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运行机抽,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重点与难点】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2.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3.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主要内容】

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2.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在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掌握我国宪法和其他部门基本法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树立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律素质,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严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依法律已,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以适应社会法治化的需要。

【重点与难点】

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权利;犯罪构成

2.程序法在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内容】

1.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2.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3.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六、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

结合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内容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安排在第10周至第15周期间进行(实践活动)。实践课题调研要求每个学习小组上交项目登记表,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并在报告中附上每一位成员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说明,在报告后附上调查问卷样本及统计数据分析说明。调研最终成果要求调研小组交一篇相关调研报告及报告PPT,小组成员每人交一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0字。

附实践选题:

1、改革前与改革后三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迁

2、选取上海郊区的一个村镇,调查一下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的最新进展

3、结合文明工程的要求,调查上海建桥学院校园不文明现象调查

4、您在大学时是如何确立成才的目标的?——访问我校专兼职教师

5、大学生请阿姨打扫寝室、厅卫生原因调查、分析

6、我校部分优秀学生成才之路调查分析

7、大学生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状况分析

8、上海建桥学院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9、感恩回报社会篇:利用节假日为敬老院及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体会

10、对上海市旅游景点旅游者文明状况进行调查

11、采访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校友,请他们谈谈如何择业以及就业后的感受

12、周边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调查

13、上海公共交通公德状况的调查

14、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

15、现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

16、每周日至周四晚8:30-10:30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调查

17、上海青年人关注世博会的程度怎样?

18、从当前世界遭遇金融风暴,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9、走近小白菜——寻访我校世博志愿者

20、从世博会看中国人文明素质的提升

21、后世博时代的校园环保状况与对策

22、文明修身与大学生成才

23、我校“三礼十无”实施情况调研

24、当前大学生网络文明现状调研

(注:选题会随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

七、能力实现矩阵

  能力目标 相关章节 主要实现手段

 

(知识点和教学环节)

1 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培养其独立生活、学习、思考的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基本特点,明确大学生身负的历史使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树立远大理想信念
2 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理想信念与对祖国的热爱联系起来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影像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祖国,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明确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前进的紧密关系。
3 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科学地理解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培养其协调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和处境的能力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与社会实践待方式启发学生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4 使学生认识道德的功能与作用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培养其明辩是非的能力,以推动社会道德的不断提升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五章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通过案例教学、社会实践、多媒体影像让学生掌握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家庭美的内容。以课外调研的方式分析当前社会公德状况,在此过程中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5 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通过案例分析将相关法律知识贯穿其中,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了解基本的法律制度,学会维护自身权益并能同违法行为作斗争,适应社会法制化的需要。

八、教学进度

列出各章节学时分配及进度安排(含习题课、讨论课、课内实验)。

序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实验)

习题课

 

讨论课

课程设计

 

(大作业)

1 适应人生发展新阶段 2 讲课      
2 肩负历史新使命、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2 讲课     第一次作业
3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 讲课      
4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2 讲课      
5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2 讲课      
6 做忠诚的爱国者 2 讲课      
7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2 讲课     第二次作业
8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2 讲课      
9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 讲课      
10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 讲课      
11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2 讲课      
12 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2 讲课      
13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 讲课     第三次作业
14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2 讲课      
15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2 讲课      
16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2 讲课     第四次作业

九、作业

作业分为课堂随机作业与课后作业两个部分。课堂随机作业包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请学生当堂回答、课堂上的话题讨论发言、小组辩论等成绩;课后作业指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以电子稿或书面形式作答。

十、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占30%,社会实践调查占30%,期末综合测试占40%。

返回原图
/